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76006)

作品数:7 被引量:79H指数:4
相关作者:邱介山周颖李永峰韩红梅王同华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静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
  • 4篇煤基
  • 3篇纳米
  • 2篇等离子体
  • 2篇碳纳米管
  • 2篇纳米管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等离子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计...
  • 1篇电弧
  • 1篇电弧等离子体
  • 1篇电离
  • 1篇电离势
  • 1篇电子亲和能
  • 1篇烟灰
  • 1篇烟煤
  • 1篇质谱
  • 1篇质谱分析

机构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静冈大学

作者

  • 8篇邱介山
  • 4篇李永峰
  • 3篇王同华
  • 3篇周颖
  • 2篇韩红梅
  • 2篇王云鹏
  • 2篇赵宗彬
  • 1篇朱盛伟
  • 1篇梁长海
  • 1篇李灿
  • 1篇赵纪军
  • 1篇岳锌
  • 1篇王德和
  • 1篇三重野哲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炭素技术
  • 1篇Journa...
  • 1篇2000年中...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新颖煤基球形炭及其形成机理被引量:11
2002年
介绍一种以煤为原料制得的形态新颖独特的球形炭材料,并用扫描电镜(SEM)、能量散射X射线探针(EDX)、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紫外拉曼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这种球形炭具有良好的结构取向和高度石墨化的内部构型.这种球形炭排列成链状或平板状,而且结构紧凑、表面光滑、粒度分布较均匀,直径在10~20μm,其碳质量分数大于99.5%.这种球形炭材料有望作为新的增强型材料在复合材料等领域获得应用.依据有关等离子体理论和实验结果对这种新颖球形炭材料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李永峰邱介山王云鹏梁长海王同华王德和
关键词:等离子体炭微球
Preparation of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using lanthanum as promoter被引量:1
2010年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DWNTs) were prepared from graphite by arc discharge technique with La as promoter. The DWNTs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diffraction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La was a suitable promoter reagent for making high purity DWNTs with narrow diameter distribution by arc discharge method. The role of La in the growth of the DWNTs was briefly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metal catalysts.
安玉良候青怡王俊郑朝晖赵晖张罡
关键词:SYNTHESISLANTHANUM
由二种烟煤制备碳纳米管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38
2001年
以一种中国烟煤和一种新西兰烟煤为原料 ,采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及其副产物富勒烯烟灰的表征采用扫描电镜 (SEM)和红外光谱 (FT IR)等技术。结果表明 :电弧放电时的缓冲气体压力对碳纳米管的产率影响很大 ;在一定的缓冲气压下电极间电流和电极间距各存在一最佳值。在He气压力为 0 .0 6 6 5MPa、工作电流为 40A条件下进行电弧放电 ,阴极上棒状沉积物的内芯中碳纳米管含量高达 75 %以上。基于实验结果 。
邱介山韩红梅周颖胡德生曾适之P J F Harris
关键词:碳纳米管电弧等离子体烟煤
煤基富勒烯烟灰萃取产物的质谱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用甲苯等有机溶剂对由煤制得烟灰 (soot)进行索氏萃取 ,用时间飞行质谱及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GC MS)技术对所得的萃取产物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煤基粗富勒烯中除含有大量的C60 和C70 外 ,高碳富勒烯(如C74、C78、C82 、C84、C1 0 0 及C1 0 6等 )的丰度也较高。在煤基粗富勒烯的伴生副产物中存在一些含有苯环结构的芳香性碳氢化合物和少量的长链烷烃化合物 。
李永峰邱介山周颖三重野哲
关键词:烟灰质谱分析气相色谱
煤基单壁纳米炭管的制备被引量:13
2004年
采用电弧等离子体技术 ,以铁粉、镍粉或La Ni混合物为催化剂 ,由中国煤成功地制备出单壁纳米炭管 .综合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能量散射探针 (EDX)及激光拉曼光谱等技术对所制得的单壁纳米炭管进行分析表征 ,发现得到的单壁纳米炭管具有较高的纯度 ;所制得的煤基单壁纳米炭管的直径与所使用的催化剂有关 ,以铁粉为催化剂时 ,单壁炭管的直径处于 1 2~ 2 2nm之间 ,而以镍粉或La Ni混合物为催化剂时得到单壁炭管的直径相近 ,处于 1 2 6~ 1 5 0nm之间 ;与单壁炭管伴生的其他杂质是少量的碳包纳米金属颗粒和微量的源于原料煤中矿物质的Al。
邱介山李永峰王同华王云鹏赵宗彬
关键词:催化剂
煤基纳米碳管的制备研究
以储量丰富的煤炭为原料制备炭纳米管材料,研究了11种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炭纳米管的形成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挥发分的增加,炭纳米管的产率趋于降低;随煤中半镜质组含量的增加,炭纳米管产率的变化规律呈V字形,在半镜质组含量...
邱介山张凡周颖韩红梅胡德生S.C.Tsang
关键词: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和表面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5
2001年
以石墨电极为原料用电弧法制备碳纳米管 ,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碳纳米管的影响。用SEM、HR TEM、FT IR和UV Raman技术研究了碳纳米管材料的形态、结构和性质 ,采用热重技术考察了碳纳米管材料在惰性气氛中的稳定性 ,讨论了碳纳米管在电弧等离子体中的形成机理。
韩红梅邱介山周颖朱盛伟粱长海李灿
关键词:碳纳米管产率稳定性表面性质
C_(60)富勒烯及其非经典衍生物:C_(58),C_(59)和C_(62)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密度泛涵理论对具有四元环、五元环、六元环、七元环、八元环和九元环等的C60富勒烯及其非经典衍生物:C62,C60,C59和C58共8个笼状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和电子结构计算,得到平衡构型下的结合能、HOMO-LUMO能隙、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对具有缺陷环的富勒烯,还研究了H2分子的贯穿行为,讨论了贯穿势垒与缺陷环尺寸的关系.
岳锌赵纪军邱介山
关键词:电离势电子亲和能
煤基单壁纳米炭管的制备
采用电弧等离子体技术,以铁粉、镍粉或La-Ni混合物为催化剂,由中国煤成功地制备出单壁纳米炭管。综合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散射探针(EDX)及激光拉曼光谱等技术对所制得的单壁纳米炭管...
邱介山李永峰王同华王云鹏赵宗彬
关键词:催化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