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永海
-
-
- 所属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金华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梅新林
- 作品数:98被引量:5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红楼梦》 红楼梦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 文学地理学
- 闫岑
- 作品数:43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
- 研究主题:明清小说 医学院校 高校 契约 就业
- 项少媚
-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团委
- 研究主题:江文也 钢琴音乐 美学风格 传奇小说 钢琴作品
- 孔德顺
-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仪式 《水浒传》 《儒林外史》 文化阐释 同形异构
- 张莉
-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叙事 明清小说 庭园 叙事研究 教学实践
- 清代中晚期小说的“粤民走海”叙述及其文化意义
- 2010年
- 清代中晚期涌现了不少以书写广东社会、表现粤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作品,这些内容可称之为"广东叙述",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则是"粤民走海"叙述,这一叙述包括了粤民"出山入海"和"走沪出洋"两大阶段,本文以此入手,探索清中晚期广东民众凭借冒险进取的意识向海洋拓展,寻求财富与机遇的心路历程,同时对前后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叙事特征与思想主题进行总结分析。指出清中晚期"粤民走海"叙述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完成了以家庭型叙事为主导向以游历型叙事为主导的跨越;二是完成了传统人生如梦主题向社会批判与启悟主题的转换。本文通过文学价值的评估与文化内涵的解读,以期全面阐发"粤民走海"叙述所具有的先锋意义。
- 葛永海王丹
- 关键词:小说作品文化意义清代叙事特征社会批判思想主题
-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东京故事”被引量:10
- 2004年
- 本文主要从城市的视角切入研究古代通俗小说。从宋元到明清 ,对东京(开封 )的叙述 ,构成了一个通俗小说的系列 ,是为“东京故事”。本文主要对这一故事系列的发展脉络做出梳理 ,并对其文化意义加以简要阐发。
- 孙逊葛永海
- 关键词:古代小说文学题材
- 小说地图视角下的“南袁北纪”
- 2023年
- 清代有“南袁北纪”(①)之称,袁枚和纪昀洵为文坛巨擘,亦皆为文言小说大家。若立足两人文言小说集代表作《子不语》与《阅微草堂笔记》,以小说地图的视角观之,多有可比对映照之处。就小说作品的主要地域分布而言,前者以江南区域为中心,叙事呈“自南而北”的趋势;后者以直隶区域为中心,叙事呈“自北而南”的趋势;就南北空间景观的重点意象而言,则有市井与庙堂之别;就物产与民俗地理的南北特色而言,则有南方山林与北地原野之别;就南北主要人物群像的塑造而言,前者多写江南客商,后者关注北方循吏。通过以上的比照探讨,还可见出两书不同的写作策略和叙事笔法,即一为性灵大家,由“戏编”而张扬性灵,一为理学名臣,多考据而说理教化。两位作者虽有强度相若的“地方认同”情感,却有着迥然有别的撰述心态。
- 葛永海黄心笛
- 关键词:《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
- 都市体验的嬗变与中国都市诗的近代转型
- 2020年
- 中国都市诗发展至近代,不仅在题材内容上变得复杂多样、新旧交织,且在时间分布上也前后交错、时断时续。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都市诗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转型,1920年郭沫若创作的《笔立山头展望》,堪称这一转型完成的标志。以都市诗的城市体验为观察视角,可将近代都市的演进分为由浅入深的四种情形:其一为因古代城市经验的延续而产生的传承性体验;其二为遭遇现代都市新异经验而形成的应激性体验;其三为旅外文人对西方都市的拓展性体验;其四为观察并探究都市工业文明特质的反思性体验。通过细致梳理考察晚清至"五四"之都市诗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逻辑,可以深入理解并把握都市诗新旧转型的内在机理。
- 葛永海沈灵超
- 关键词:都市体验
- 中州理学之城与欲望之城——论《歧路灯》中的城市文化冲突被引量:4
- 2004年
-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来看 ,《歧路灯》生动地表现了 18世纪开封所具备的两种城市属性———中州理学名区与中州商业都会。这之间的文化冲突和矛盾 。
- 葛永海
- 关键词:理学欲望文化冲突
- 历史题材的敦煌变文、话本对历史演义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研究者在讨论历史演义的起源时,一般认为是宋元的讲史话本给予它重要的影响,其实宋元话本只是过渡环节,源头应是敦煌变文和话本。历史题材的敦煌变文话本对后来历史演义的影响既是广泛的又是重要的,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启发叙述体式,确立基本质素,成为故事素材三个方面。
- 葛永海陆淑亭
- 关键词:历史演义古代小说文学研究
- 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与公共知识空间的重建被引量:27
- 2008年
- 经典"代读",是当今大众传媒时代高雅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产物。本文首先提出经典"代读"这一概念,探讨了它的缘起和走向,肯定了其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其次指出当下的经典"代读"存在着文化上的缺失:一是受众出于对文化的渴求,被动接受学者对经典的解读,导致自主阅读的角色缺位;二是媒体受商业利益驱动,以至于文化策略运用失当,文化角色定位偏移,出现角色越位;三是学者受制于大众强势媒体的导控,由文化理想的导航者变为大众趣味的迎合者。面对这一状况,聚合大学、公共图书馆、媒体等诸多社会公共资源,一同促使由媒体主导的经典"代读"向公众自身主导的"自读"转变,重建公共知识空间,这可能是我们应思考和采取的对策。
- 梅新林葛永海
- 关键词:文化缺失
- 六朝江南都市艳歌的生成机制及其历史流变被引量:5
- 2012年
- 论文所指的"都市艳歌",乃是"都市"与"艳歌"的叠合,既强调诗歌的城市属性以及所带来的商业化与通俗化特色,也突出诗歌题材因世俗欲望的渲染所具有的绮艳特征。六朝以来,江南地区出现的许多描写城市生活的诗歌都具有这些特征。作者主要探讨江南都市艳歌的生成机制及历史流变。在六朝文学新变的直接影响下,江南地区建康的士人、王室、民间歌者三种创作主体互动交流,尤其是士人从乐府民歌中吸取养分进行艳情化改造,成为都市艳歌生成的主要途径。在唐代江南文学中心位移至扬州后,都市艳歌亦随之发展流变。六朝江南都市艳歌为后世带来了极为广远的文学效应。
- 葛永海
- 关键词:六朝诗歌历史流变
- 古代志怪小说本体价值观的演变被引量:3
- 2004年
- 志怪小说是古代小说的重要小说类型。纵观志怪小说的发展史,文人的创作心态和接受心态由于受时代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的影响而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志怪小说的本体价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依据这种变化,我们将志怪小说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并分别指出各个时期的主导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分析这些取向的表现和成因,探寻其递变的文化规律。
- 葛永海
- 关键词:志怪小说创作心态审美心理
- “同形异构”的聚合——《水浒传》与《儒林外史》的另一种文化阐释被引量:1
- 2016年
- 从特定角度来看,《水浒传》是好汉聚义,《儒林外史》是文人雅集。两书的聚合描写富有张力,所谓"同形异构",乃指两书人员流动的方式主要都是由散而聚,发展轨迹同中有异,生动展现了封建时代的游侠与游士以仪式化的方式各自在江湖与庙堂之间演绎文化身份上的进退与转换。尽管两书终极理想内涵相类,都体现出对"义"与"礼"的呼唤和重建,但小说相近的幻灭结局折射出重建文化秩序而不可得的悲悯,正是这种深刻的文化反思使得两书成为中国武者小说与文人小说的典范之作。
- 葛永海孔德顺
- 关键词:《水浒传》《儒林外史》同形异构